热点解析“不舞弊就吃亏”动摇高考公信力
高考是人生的第一次大考,高考直接决定着“知识改变命运”是否会成为现实。因此,保证高考的公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任何与个人能力无关的因素都不能成为考场上的“噪音”。
但是,我们已经看到一些噪音干扰了考试的公平。尽管,有些新闻事实是记者的调查,真实性与客观性还有待于继续关注和查验。但有些事实却是记者的第一手材料,而且能够反映出考试舞弊背后的心态。在新闻中,我们看到了家长与考生对舞弊的坦然态度:有家长说“高考就是考家长”,“现在这学生,啥招都使,只要能考上就光荣。”而考生一出考场,就在或喜悦或懊丧地谈论,刚才抄了多少或哪个没有抄上。从这些言谈中可以看到,舞弊已经不是禁忌的话题。
这种心态可以用囚徒困境来描述。本来,考生在高考中应该遵守纪律,任何人的舞弊行为,都是破坏高考整体公平的一种实际危害。因此,任何考生都应该有遵守纪律的自觉。否则,无论是谁在舞弊,高考的公平性都会受到损坏,这种损坏在理论上会危及每一个人。但是,一个尴尬的现实是,舞弊者可能没有受到严厉的处罚,反而还会因为舞弊而走上捷径。于是,考生面临着一种矛盾——其他人是否遵守考纪?如果他们不遵守而自己遵守了,虽然能够为维护高考公平做出贡献,但是个人的损失也是实在的。因此,虽然舞弊可能导致整体环境的恶化,甚至让自己成为受害者,但是人们还是会让个人的理性占据上风。
这种心态,不仅让考生及家长在面对高考时容易失去信念,同时也会让他们对社会的公平失去信任。高考的权威和重要性无需多言,如果连高考都无法保证整体的公平,则人们难免会产生信任上的动摇——有哪些事情可以相信,有哪些事情是公平的?其实,社会中难免出现一些动摇人信念的事情,但是具体到高考这样的关键领域,公平是需要不惜一切代价来保证的。高考就像是一个标尺,如果连高考都会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不公平,则人们对公平的信任感无疑会下降。
因此,高考舞弊背后的囚徒困境是必须打破的。当人们对高考舞弊持有的是一种艳羡和宽容的态度时,必须有严格的管理和规范,来确保高考考试的公平。
-
更多详情请查询:江西公务员考试网(www.jxgw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