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节能体验"应当成为常态
为了建设节约型政府,让机关工作人员体验能源紧缺,各地相继开展了“能源紧缺体验日”活动,如河南省要求公务员在
“体验日”步行上班,而广东省则要求各级政府、机关及事业单位在6月16日至少停开一部电梯,门厅、走廊不开照明灯,机关干部则不开公务车,一律选择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上班下班。(6月14日《羊城晚报》)
此类体验,严格说来就是一种“忆苦思甜”,通过体验,常在有时思无时,从而增强资源忧患意识和自觉节能意识。应当承认,这个创意的确很好,但是,对经历惯“运动”的国人来说,这种活动又存在着“先天”缺陷——体验只在这一天,过了这天,一切照旧,该咋干还咋干。如果沦为这样一个结局,让很严肃很紧迫的能源紧缺体验变成“刮风”,就失去了其本来意义和作用。
对此,笔者以为,应该让这类体验成为常态,坚持下去,而不能满足于一个“体验日”。要想变1日体验为365日坚持,首先必须厘清公与私、可为与不可为的界限,让出台的制度和规则具有法理支持和可操作性。如对步行上班,只能作为提倡,而不能成为强制,否则,就僭越了私权,侵犯了公民的合法权益。
现实中,很多公务人员并不缺节能意识,只是由于机关单位缺少具体节能措施的制约,才使得他们变得“大手大脚”。非紧急公务外出乘坐公交车会不会误事,少开一部电梯会不会损伤身体,门厅、走廊不开照明灯会不会影响办公,推迟半小时开空调、提前半小时关空调是不是可行、夜景工程灯的照明时间能不能减少,等等,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对机关办公场所和办事流程中的能源消耗进行细化量化,加以合理调配,再利用行政手段,通过制度规则的形式,力求切实可行,强制把节能体验的内容固定化、长效化,从中既体现出政府强有力的政策导向,也能达到良好的节能效果,这比让公务人员偶尔体验一下能源紧缺的困窘,来得更实在,更有价值,也更容易得到老百姓的认可。
对一个有着良好素质的公民来说,长期处于节能体验之中,并养成自觉节能的习惯,做到平时在家和在单位都一个样,这样的体验才卓有成效,资源紧缺才可能得到缓解。
-
更多详情请查询:江西公务员考试网(www.jxgw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