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热评:车改不宜因噎废食走回头路
3个月前,杭州进行了公务用车改革——取消专车,改为发放相应车贴,节约归己,超支不补。这无疑是一种进步,改总比不该好,这为各地的车改提供了思路。
眼下,该市又准备在局级领导干部中探索一个车改新模式——“包干用车”,本人不领车贴,所有公务用车由公车服务中心提供。消息一出却立引质疑:局长不领车贴重新用公车,这与之前“局长专车”有何差别?这是否意味着杭州车改出现回潮?
表面上看,“包干用车”与“局长专车”还是有区别的,杭州市发改委副主任、车改办主任何新根解释说:一方面,“包干用车”不包括上下班,严格限定在公务活动范围内;另一方面,单位不配车,用车由公车服务中心提供,车辆不固定,而且用车情况都有记录,便于监督。
果真如此,“包干用车”确实不是原有公车使用制度的复辟,而是一种全新的公务用车方式。然而,鉴于以前公车使用的常识,要想对“包干用车”进行监督,恐怕是难上加难。试问,在一个层级观念根深蒂固的社会,无论是公务还是上下班,领导要用车,司机有勇气拒绝吗?再说了,让一个司机去举报局长公车私用,可能吗?正如一名机关驾驶员所说,领导要用车,不管什么时候,照样随叫随到。
由取消专车改为发放车贴,其效果应该是立竿见影的,“3个月来,首批21家试点机关单位用车补贴比车改前公车开支下降了32%”,即是最好的说明。理论上说,任何一种改革都是在不断摸索中前进,车改也不例外。然而,杭州在发放车贴的基础上,还要再留个尾巴,为局级干部再探索一种“包干用车”的新模式,本质上并不是要把车改往纵深推,而是对既得利益者的一种妥协,其理由更是经不起推敲——局长们觉得打车不方便。
这个理由听起来很是荒唐,局长们觉得打车不方便,潜台词就是到时影响了公务,可不要怪他们。可是想一想,那些天天坐公交车上班的人,难道就觉得方便了。是不是觉得挤公交不方便,就可以不上班了?公车的性质说到底是为公务服务的,而不是给官员提供方便的,以局长打车不方便为由,由发放车贴再改为“包干用车”,其背后体现的是对以前公车的迷恋,是权力对公车私用不方便发出的牢骚和不满。“车改前必须6点赶到单位取车,6点半出车,7点半到领导家楼下,送他家小孩到学校,然后返回,8点半前接领导到单位。”杭州某市级机关驾驶员的话可谓对“不方便”的最好注解。
公车改革总比不改强,只要能寻求一个总体上的平衡,能减轻公车开支的隐性负担,我们都应当支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辽阳弓长岭区的车改因舆论压力而暂停、杭州车改局长不领车贴重新用公车,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车改不能在质疑声中停滞不前,更不能浅尝辄止,因噎废食,甚至出现回潮,走回头路。车改需要一些地方先站出来试点,因为试点可以试出经验,试点可以试出问题,提供新思路。但每年8万元的车补、局长重用公车又告诉我们,把改革的主导权交还给既得利益者,或者因为既得利益者的反对就急于为车改“留尾巴”、“打补丁”,这样的车改很难前进,弄不好还会倒退。
更多详情请关注:江西公务员考试网(www.jxgw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