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地方站:
您的当前位置:江西公务员考试网 >> 申论资料 >> 申论范文

江西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留守儿童

发布:2009-08-18 09:03:06 字号: | | 我要提问我要提问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分析驾驭材料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言语表达能力的测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材料,然后按申论要求依次作答,答案书写在指定的位置。

 

二、资料

 

1.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村青壮年富余劳动力输出逐年增多,由此带来一个亟待关注的社会问题——很多农村孩子成为没有父母照料的”留守儿童“。这些孩子大多处在身体和心理快速发育的童年和青春期,因为得不到父母的悉心照料,产生了不少引人深思的问题。为了深入剖析”留守儿童“现象,探讨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20075月,中国县域经济报社与渤海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共同对辽宁部分地区的农村中小学生进行了一次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的问卷调查。

 

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525人中,有313人的父母双方都在外打工。有65.33%的留守儿童的父母是一年甚至一年以上才回家一次;有将近七成的留守儿童希望父母能回到自己的身边,和自己在一起;有64.57%的留守儿童明确表示由于父母不在身边,自己的学习受到了影响;留守儿童中有50.28%要在休息日或者是假期里承担起帮助家里做家务活和农活的责任;将近七成的留守儿童不认为自己有”很多“的朋友;有接近一半的孩子最想感谢的不是自己的父母,而是天天照顾着自己的人。

 

此项专为提高考生概括能力而设,正式考试时无此要求。该材料主要内容:

 

2.由于年龄小自制力差、得不到家长的帮助等因素,目前留守儿童出现的主要问题是道德滑坡、学习偏差、心理失衡与安全隐患。

 

全国政协常委、黑龙江省政协梁副主席认为,这些问题是由城乡二元制结构造成的:农民工无法承担子女入学的高昂费用与各地不同教材影响教育衔接,直接推动了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产生;经济收入与子女教育之间取舍失衡;家长的教育能力与孩子教育需求形成落差;农村学校课程设置与儿童身心发展不相适应等。

 

对此,梁副主席也相应提出了一些标本兼治的对策与建议。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城乡差距,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间的有序流动,梁副主席认为,”这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根本所在“。

 

此项专为提高考生概括能力而设,正式考试时无此要求。该材料主要内容:

 

3.据全国人口普查显示,现在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已有2000万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劳动力结构变化,更多的儿童将被留在家中。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留守儿童“在当地儿童总数中所占比例已高达18%22%。”留守儿童“的教育、生活等问题成为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受民盟中央的委托,20075月中旬,民盟中央妇委会对在京务工的留守儿童父母开展了一项问卷调查;并就”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召集了来自河北、山东、四川、重庆等农民工输出大省的部分农民工进行了座谈。此次调查共收到问卷44份。从问卷调查中反映出,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对留在家乡孩子的担心与无奈,和隐含着的一些社会问题。

 

在这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问卷调查中显示:

 

农民工对孩子最担心的是:有6.3%的被调查者担心监护人不良嗜好可能会传给孩子;13.3%的人担心无法照顾好孩子的生活;5.5%的人担心无法保证孩子的安全;22.89%的人担心无法辅导孩子的学习;14.9%的人担心监护人太溺爱孩子;16.5%的人担心管不住孩子;11%的人担心不能和孩子很好地交流沟通;3.9%的人担心孩子生病不能及时就诊。

 

农民工对孩子尽父母之责的方式是:80%的被调查者回答每周与”留守儿童“通电话一次,12%的被调查者是用发手机短信的方式与孩子联络,8%的被调查者大约一个月给孩子写一封信。当问及如果孩子出现问题,如生病或逃学等监护人无法解决的问题时您会如何处理?有41.2%的人回答说自己马上回去;20.6%的人说打电话找孩子的老师;15.59%的人回答打电话找其他亲戚;另有15.59%的人回复打电话找自己的朋友;打电话找村委帮忙的仅占6.3%

 

农民工的最大愿望是:9.5%的人希望农村多办、办好寄宿学校;6.9%的人希望老师最好能代管孩子;14.9%的人希望老师和学校要经常与监护人联系,交流情况;14.3%的人要求加强对网吧和游戏厅的管理;12.7%的人希望老师加强孩子的心理辅导工作。

 

农民工的最大期盼是:有91%的农民工想带孩子一起来城市生活。但受限于经济条件、生活环境,以及工作太艰辛等原因而不能实现。因此,在问卷中农民工提出希望工作所在地的政府、学校、群众团体,能够帮助解决如下问题:解决收费问题,取消借读费用,与城市学生同等待遇;解决寄宿问题,政府出面多办农民工子弟学校,多建农民工经济适用房。

 

民盟中央妇女委员会在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召开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座谈会。10名来自河北、山东、四川、重庆等地的农民工说出了心中的期待:对农民工孩子实行”双学籍“。即在北京和户口所在地都有学籍,孩子初中前与父母在京上学,既可以督促孩子学习,又不致感情疏远,高中后孩子基本自立,回家乡读书;在京农民工子弟学校由政府承办,做到收费合理,利用北京有利的教师资源,提高教学质量,给农民工子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民盟中央针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建议——

 

加强全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充分发挥社会和政府力量。通过广泛的宣传,引导社会各方共同参与,营造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环境。建议成立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协调机构,并吸纳规范有关社会组织,整合资源,彼此之间密切配合,形成合力。

 

调整、制定相关政策,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及时调整人口管理体制,通过相关政策的制定,将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与城市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适当鼓励、帮助农民工将子女带到城市上学和生活,充分发挥家庭难以取代的教育功能。

 

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咨询疏导体系。心理健康是留守孩子面临的最大难题。通过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员资格认证制度,着手培养一批有一定水准的心理教育咨询队伍,为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提供人力资源。

 

推进寄宿制学校和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建设。寄宿制学校可以兼顾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更有利于学生的安全,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困难留守儿童给予适当补助,以保证正常学习和生活。

 

此项专为提高考生概括能力而设,正式考试时无此要求。该材料主要内容:

 

4.2009329日下午,万年县一名辍学流浪在外近一个月的留守儿童吴某,因肚子饿潜入陈营镇下陈村一居民家中寻找食物,被人发现后送往该县城区派出所。该所民警了解情况后,积极出手援助,使其生活有了着落,不再流浪。

 

29日下午5时许,该县公安局城区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称,有一名十多岁的儿童到居民家中”偷盗“被抓。民警赶到现场时,只见一个十二岁的孩子全身脏透,稚嫩的脸庞露出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民警随即将其带回派出所,用毛巾替他擦净脸和手,当了解其是因饥饿而到居民家中寻找食物时,民警又为他买来煎饼、饼干和牛奶,并对其讲述法律知识。

 

经了解,这个孩子姓吴,19975月生,系万年县齐埠乡盘田金坎村人,父母均外出打工,爷爷奶奶已故,由其年迈的太公太婆抚养。因其太公太婆年事已高,照顾吴某显得力不从心,于是吴某一直受到”冷落“,于上月辍学流浪,迄今已达月余,每天露宿街头、食不果腹。民警从盘田村干部处证实孩子的情况后,考虑到其太公太婆已无力管教,而其父母又暂时无法回来,如再将其送回家中,很有可能会再次外出流浪,于是将其送到县福利中心。

 

此项专为提高考生概括能力而设,正式考试时无此要求。该材料主要内容:

 

5.虽然跟其他省份或广东以往的做法相比,”七年入户“、”五年入学“的规定无疑是个进步;但这个进步其实是非常有限的。

 

例如”七年入户“,准确的说法其实是”居住证持证人在同一居住地连续居住并缴纳社会保险费满七年可以按照居住地的有关规定申请常住户口“,而且过去已经居住的时间是不计算在内的。”在同一居住地连续居住“给政府扣留”流动人口“的权利留下了很大的操作余地:到底是在广东省连续居住还是需要在特定的市、区甚至街道连续居住,或者必须在同一所房子里连续居住?退了房子、辞了工作后回老家住两个月再回广东同一区、县重新租房、就业还算不算连续居住?”居住地的有关规定“也可能另外增加入户的门槛。

 

即使办理居住证后子女无条件”五年入学“,我觉得也是不可忍受的。现代社会孩子不入学是难以想象的。对于大部分工薪阶层的人(包括农民工)而言,是没有能力送孩子上昂贵的私立学校的。不能享受与本地人同样的受教育待遇,实际上意味着这些孩子被迫留在老家,成为所谓”留守儿童“,不能享受跟父母在一起的天伦之乐。

 

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咨询疏导体系。心理健康是留守孩子面临的最大难题。通过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员资格认证制度,着手培养一批有一定水准的心理教育咨询队伍,为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提供人力资源。

 

推进寄宿制学校和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建设。寄宿制学校可以兼顾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更有利于学生的安全,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困难留守儿童给予适当补助,以保证正常学习和生活。

 

7.不少背井离乡外出打工的父母,之所以忍心抛下孩子,最重要的动机是:为了孩子。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目前的辛苦,多赚些钱,为孩子的生活尤其是现在和将来的教育费用进行一些积累。虽然一些年龄尚小的孩子曾经埋怨过父母把自己抛下,但很快他们就明白父母是为了他们。所以不少留守儿童觉得自己一定要为了对得起父母好好学习,自己不能为父母做什么,好好学习是自己唯一可做的,唯有如此才能对得起父母的辛苦。

 

在调查中,有65%留守儿童明白父母外出打工的原因是为了家庭、为了自己,他们最担心自己成绩不理想让父母失望。”报答父母“成为他们学习的强大动力。

 

河南新县列宁小学的朱娇是本年级学习成绩的佼佼者,多次荣获校”学习优秀奖“。她对我们讲,她知道父母辛辛苦苦在外面打工,就是为了供她和12岁的哥哥继续读书求学。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即使爸爸妈妈不在身边也不会影响学习,反而会激励自己学习更加努力。小黄翔是在那天我们采访的几个孩子中学习成绩一般的一个孩子,但是自从父亲去世以后,黄翔变得更懂事了,2008年获得了”学习进步奖“。

 

新县宏桥小学的王隆在给外出打工的父亲的信中说:”爸爸,您在那边挣钱供我上学,我一定会努力学习,等我长大以后就不让您那么累了,让您在家,我孝敬您和妈妈。“

 

宏桥小学的章亚萍在自己的作文里写道:”妈妈常常对我和弟弟说:‘爸爸出去,拼命打工赚钱还不是为了你们上学,长大有出息,你们一定要以好成绩报答他……长大了的我,学会了用心学习,再也不像小时候那样贪玩和懒惰了。’“

 

新县一中初二(1)班的马志良的愿望可以说是不少留守儿童的代表。他在一次暑假期间看到了爸爸打工的辛苦,非常感动,并想到”父亲平时最关心我的学习,我一定要以最好的学习成绩来报答他。“他还说:”努力读书,把自己的成绩提升上去,用优异的成绩报答父母,我想这不仅是我也是大多数留守儿童最大的心愿。“

 

孩子能够体会父母的辛苦,并能将对父母的感恩之心化为学习的动力,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但是,作为父母也应当让孩子明白,学习是一门科学,有它自己的规律性,一定要讲科学的学习方法,并且学习也是一个需要不断付出努力和毅力的过程。孩子只有掌握学习的规律、讲究科学的方法、具有持之以恒的毅力,才能真正把学习提升上去,才能把自己提高学习成绩的愿望变成现实。但是,由于不少留守儿童的父母在观念上没注意到这一点,同时,加之鞭长莫及,使一些留守儿童没能在入学初期时养成一些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一些好的学习方法,造成了学习困难。

 

同时,关于学习方面还有一个问题应当引起父母的重视,即当一些孩子不能取得好的成绩的时候,就会产生深深的负罪感,觉得自己像个罪人一样,对不起父母为自己的付出。孩子的负罪感首先会造成他心理压力过大。一定的压力会成为学习的动力,但当心理压力过大时,孩子反而会因为沉重的思想包袱而影响学习。另一方面,负罪感也说明孩子觉得自己是在为父母学习。虽然”为了父母“可以成为学习的一种动力,但毕竟学习是自己的事情,父母一定要多注意调动孩子内心的追求和动力,让孩子的学习成为他生活的需要。

 

其实不管生活还是学习,对于留守儿童来说他们面临最大的无奈还是父母不在身边,他们常常充满了对亲情的渴望。

 

江西全南县一所小学五年级的一个女孩在父母出去打工后,从小与奶奶相依为命,性格孤僻、敏感多疑,她曾跟同学说她就是课文里那个可怜的”小凡卡“。最近奶奶又弃她而去,她又被寄养在婶婶家。这个女孩觉得”大家都不要她了“,在一个夜晚喝下了早已准备好的农药自杀,幸好被人及时发现才得以幸免。

 

上面是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不过却能充分地说明亲情缺失给孩子造成的危害。《知心姐姐》杂志记者在河南新县列宁小学调查采访时,当问到被采访的留守儿童,最让你们难忘的事情是什么,他们无一例外地都说是关于自己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候发生的事情。六年级的吴元顺对我们讲了一件他8岁的时候发生的事情,爸爸在过年前几天回家来看他,那时家附近的小池塘已经结冰,他和父亲一起在结了冰的小池塘上嬉戏玩耍。吴元顺对我们说,他觉得包括自己那次给爸爸买啤酒把酒瓶摔了,被爸爸打了一顿的情景,现在想起来都觉得是十分珍贵的回忆。

 

孩子在津津有味地回忆着和父母在一起的情景:爸爸妈妈回家过年了,过生日的时候爸爸妈妈打电话回家了,暑假的时候爸爸妈妈把自己接到打工的城市游玩……点点滴滴,都成了孩子弥足珍贵的记忆。

 

那么,对于身处异地的父母,平时是如何和自己的孩子沟通和交流呢?在此次调查中发现,多数留守儿童一般是通过电话与父母联系,通常是父母打给他们,约占被调查人数的83%。父母可能觉得打个电话叮嘱几句,问声平安就够了,其实孩子还渴望和父母有更多的交流,在我们调查采访中,不少孩子觉得电话远远不能满足自己和父母的沟通,他们有的还说:”有些话好像在电话里也说不出来,有时拿起电话该说的又给忘了。而且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可以说,还要考虑到电话费呢!“

 

三、申论要求

 

1.用不超过150字的篇幅,概括给定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内容。(20分)

 

2.分析导致出现留守儿童以及引起相关问题的原因。字数500字左右。(30分)

 

3.对于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对此写一篇12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题目自拟,语言流畅,条理清楚,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50分)

 

材料简析与参考答案

 

一、材料内容概括

 

材料1:对辽宁部分地区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的调查引人深思。

 

材料2:全国政协常委、黑龙江省政协梁副主席针对留守儿童问题分析原因并找对策。

 

材料32000万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生活等问题成为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材料4:”留守“儿童辍学流浪,民警出手相助。

 

材料5:正视留守儿童问题,仍需借助全国各地共同改革的作用来推动。

 

材料6:亲情的缺失使留守儿童与父母的感情淡漠,并极易导致犯罪。

 

材料7:留守儿童两大困境:亲情缺失和学习压力。

 

   二、参考答案

 

1.答案提示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市场对劳动力需求不断加大,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趋势也呈上升势头。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也在不断加大,留守儿童问题日益突出。关注留守儿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成员的共同关注和广泛参与。

 

2.答案提示

 

1)城乡二元结构与留守儿童的受教育问题: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以及与此相伴而生的子女入学制度,使得农民工无力承担子女在非户籍地城镇入学的高昂费用;学生必须在原籍所在地中考、高考等制度让农民工子女返乡就读;各地教材的选用不同使得农民工子女在转学后面临教育内容不能衔接,这些问题直接推动了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产生。

 

2)经济收入与子女教育之间取舍失衡:农民外出打工第一考虑是解决生存和发展问题,子女教育问题还没有得到他们足够的重视。

 

3)家长的教育能力与孩子教育需求形成落差:家长或亲友对孩子的教育关注仅限于让孩子完成作业,在精神和道德层面管束少,因而留守儿童在思想道德上呈放任自流状态。监护权转移的不完全性和滞后性使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处于严重缺失或空白状态,不能在精神上、心理上、生理上充分给予他们支持、关爱与指导。

 

4)学校课程设置与儿童身心发展不相适应:过分依赖学校教育,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农村学校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基本没有心理教师,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等这些留守儿童急需的行为教育严重缺乏。

 

3.答案提示

 

关注留守儿童 构建和谐社会

 

留守儿童是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出现的新的群体,作为”中国的娃,祖国的花“,应该与所有人一样,共享蓝天绿水。然而由于亲情缺失所带来的种种问题,使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没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我们应该关注留守儿童,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第一,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城乡差距。政府加快改革,弱化乃至取消与户籍相联系的城乡隔离的各种制度,逐步实现以户籍制度改革为中心,拆除就业、医疗、住房、教育等制度壁垒,使流入城市的农民享有与城市人口平等的权利和社会权益,彻底打破维系多年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间的有序流动,这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根本所在。

 

第二,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切实有效地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与管理。农村中小学普遍寄宿条件很差,甚至很多没有寄宿条件,这使得在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下,学校和教师的教育功能无法有效地发挥。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力度,并不断完善其基础设施和各种文体投入,要尽量为双亲在外地或亲友不能有效地提供完整成长环境的农村留守儿童提供住宿便利,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们中成长,以便对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

 

第三,建立农村社区少年儿童的教育和监护体系。儿童的教育历来是家庭、学校与社会共同的责任,对少年儿童发展提供有效帮助的机构太少,尤其在广大的农村地区。要实施辖区行政负责人对留守儿童管护责任制,并将其列为对乡村学校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可以考虑由基层学区和共青团牵头,联合妇联、工会、村委会、学校,共同构建农村少年儿童健康发展的教育和监护体系。这些社区机构可由离退休教师、青年志愿者等人员构成。这对于保护农村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培育他们形成健康人格,提高其综合素质,沟通学校与家庭都会产生有利的影响。

 

第四,在学校教育中增设相关课程,加强精神、心理、生理、行为方面的指导教育。学校要开设针对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心理课程,引导儿童走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教育主管部门要尽快为农村学校配齐心理教师,加强心理行为教育课程,让他们和其他任课教师共同对儿童的显性和隐性的心理压力进行疏导,帮助儿童健康、和谐发展。

 

第五,加强社会组织的建设,加深社会力量帮助和参与程度。非政府社会组织是世界发达国家普遍具有的帮助机构,其中帮助儿童是重要的内容。政府部门应鼓励个人创建并充分发挥组织的作用,加强协作,在帮助农村留守儿童的同时,对进城务工的农村家长也进行引导和教育,强化农民工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及其重要性,让农民工家长学会与孩子沟通、交流以及教育孩子的正确方式,发挥家长对孩子的独特的教育功能,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第六,加强对监护人的培训,发挥家庭教育这一杠杆的作用。留守儿童家庭常住人口的变化,使”隔代教育“”单亲监护“”亲朋监护“及”兄长监护“”姊妹监护“等形式还将长期存在,各社区或各级政府要积极组织起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定期对他们进行培训,让他们真正履行起一个监护人应有的职责,真正发挥家庭教育的杠杆作用,使监护之家成为一个合格的教育场所。

 

更多详情请关注江西公务员考试网(www.jxgwy.com.cn

 


点击分享此信息:
RSS Tags
返回网页顶部
http://www.jxgwy.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1038242号-25
(任何引用或转载本站内容及样式须注明版权)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