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半月谈》第4期
《半月谈》2012年第4期【半月评论】:呼唤“实业精神”
稳中求进,发展转型,亟须活跃实体经济,重振实业精神。
民间资本热钱化,实体经济空心化,给正在崛起的中国制造敲响了声声警钟。坚决抑制社会资本脱实向虚、以钱炒钱现象,防止虚拟经济自我循环和过度膨胀,努力营造鼓励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文化环境和社会氛围,已经成为上上下下的广泛共识。
实体经济是财富创造的真实源泉,是国家利益的坚实基础。鉴于我们人口总量巨大、就业矛盾突出、经济起点偏低的国情,更不应该偏离实体经济的发展主线。
我们不必一味地叹息实体经济赢利能力太弱。短缺经济时代的低成本、低风险、高增长、高赢利状况已不复存在,人口资源丰厚、要素价格扭曲形成的增长红利已呈衰减之势。微利时代的到来,标志着企业进入创新驱动的成长阶段。这是经济常态的回归,市场竞争的本真。
我们不可悲观地断言实体经济发展空间不大。即使是传统制造业,也并非无利可图,它的盈利瓶颈也并非不可打破。关键看能不能用现代工业装备去改造它,用现代科技成果去转化它,用现代服务体系去支持它。
现实的路径,一是提升附加值,向科技提升,向文化提升。二是拉长产业链,向市场深层拉长,向曲线两端拉长。三是抢占制高点,进军战略性新兴产业,进军高新技术产业。时下,传统产业业态的创新已成潮流,正为众多企业催生出更为强劲的竞争能力和更为多样的发展机遇。
我们也不能简单地判断实体经济发展高峰已过。一些投资专家习惯性地拿出美国的文本来解读中国,认定从工业制造到金融主导、从实体经济到虚拟经济,是经济规律,是发展历程,由此判断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潮将由实体化转向金融化。
确实,金融化是经济发展的一个趋势。但是不可误读美国文本,这金融化并非是对实体化的挤出和背离,而应是对实体化的支持和提升。审视眼下这场令全世界都痛苦不堪的金融风暴,正是从美国的过度金融化中埋下祸根、从美国的次级贷危机中骤然引发。
美国人正是在痛定思痛中,开始思考增长模式,举起再工业化的旗帜。奥巴马总统有言:“我们不能在沙上重建我们的经济,我们必须在岩石上重建我们的房屋”。美国的深刻教训,应当成为我们的宝贵教益。
如何去全力增创中国制造不可替代的竞争优势,去源源催生实体经济永远年轻的生命活力?
企业需要锻造“凝神专一”的工匠精神。这就是德国企业家们常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表述的“就算做螺丝钉也要做到最好”的精神,就是瑞士钟表匠们在他们行销世界的机械表中洋溢着的一丝不苟、如痴如醉的专业素养和艺术气质。
这才有当下欧债危机中德国经济的中流砥柱,才有全球实体经济潮涨潮落中瑞士钟表的国家象征和永恒经典。微利时代,最为宝贵、最当珍惜的,就是这种工匠精神,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稳得住根基。
一当选择,便以心相许,不离不弃,精益求精,做到极致,做出境界。环顾当下生存艰难的企业,依然在低端市场恶性竞争中等待观望一筹莫展、在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中一无所有得过且过,正是缺乏对工匠精神的坚持、追求和积累。
员工需要培育“爱企如家”的融入文化。有最新社会调查显示,我国农民工就业普遍面临“短工化”趋势,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频繁地转换于不同的企业和不同的城市。他们在劳动压力承受、劳动报酬期待、精神文化需求、职业发展空间和城市社会融入等方面,与他们的上辈有着明显不同的诉求。
缺少劳资和谐的联系纽带,缺少爱企敬业的企业文化,怎么可能稳定他们的就业心态、激发普遍的蓝领创新、保障企业的基业长青?显然,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完善保障制度建设,促进公共资源的公平分配,努力规范就业环境,提高劳动收入,健全培训制度,拓宽成长空间,建设热爱企业、热爱工作的敬业文化,增强农民工的尊严感、成就感和幸福感,努力让他们成为真正的“社区公民”和“企业主体”,应当成为中国实体经济发展的一个战略取向。
全社会需要立定“实业为本”的发展理念。政府的政策导向,就是企业的发展引领。提升实体经济的吸引力,必先强化实体经济的竞争力。近来高层接连出台重大举措: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减轻中小企业困苦不堪的税费负担过重问题;推进垄断行业改革,根治民间资本市场准入的 “玻璃门”“弹簧门”现象;深化金融体系创新,探索有效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民间借贷阳光化路径。
阵阵暖风吹来,令人欣喜,也引人期盼。社会的舆论环境,也深深地影响着企业的抉择取向。提升实体经济的吸引力,还当强化实体经济的自信力。我们应当少一些浮躁情绪,多一份从容心态,少一些投机思维,多一份实干精神,努力营造鼓励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发展氛围,真诚地尊重每一个劳动者劳动的价值和创新的潜力,尊重每一个企业家坚守的品格和创造的梦想。
金融危机尚未终结,发展转型难关重重,中国经济再实体化正面临更大挑战。最要紧的,不是重走传统老路,也不是单一的技术进步或市场开发,而是一种执着于发展实体经济的精神的锻造和文化的培育。 推荐阅读:
点击分享此信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