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事业单位考试综合基础知识考点(25)
根据《2012年下半年江西省省直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公告》,本次事业单位录用考试笔试科目为《综合基础知识》。试题分为管理岗、专业技术岗、工勤技能岗三种类型。管理岗考试内容包括政治理论、法律基础、经济管理、科学技术、江西省情省策和写作能力、礼仪和时事政治等知识;专业技术岗考试内容包括政治理论、法律基础、科学技术、江西省情省策和写作能力、礼仪和时事政治等知识;工勤技能岗考试内容包括政治理论、法律基础、科学技术等知识。有关本次考试的相关考点,江西公务员考试网(http://www.jxgwy.com.cn)将陆续刊出,希望给考生备考带来帮助。
三、认识的真理性
(一)真理
1.真理及其特性
(1)真理的含义及其客观性
①真理的含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一切认识都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但有正确与不正确之分,只有那些符合客观实际的反映才是真理。客观事物本身无所谓真理。
②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的客观性有两层含义:第一是指真理内容的客观性,即真理本身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第二是指真理检验标准的客观性,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本身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真理内容的客观性,决定了在同一时间、地点、条件下,对同一事物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真理不因人而异,也不因阶级而异。世界上没有阶级真理,只有客观真理。这就是“一元真理论”,它正确地揭示了真理的客观本质。
(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①真理的绝对性
真理同时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具有确定性、无条件性。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从内容上看,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都包含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这是确定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了真理的客观性也就承认了真理的绝对性。第二,从认识的发展趋势和人类的认识能力上看,每获得一个真理,就向无限发展的客观世界接近一步,世界上只存在尚未认识之物,而不存在不可认识之物。这也是确定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了世界的可知性,也就承认了真理的绝对性。
②真理的相对性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是近似的、有条件的、有限度的。它也有两方面的含义:第一,从认识的广度看,任何真理性认识都只是对客观物质世界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的某一部分、某一方面的正确认识,承认存在尚未认识之物,认识有待于进一步扩展,也就是承认了真理的相对性。第二,从认识的深度上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只是对特定的具体事物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的近似正确的反映。任何真理性认识反映对象的深度总是有限的。在这种意义上,承认真理与对象的符合是近似的,认识有待于深化,也就是承认了真理的相对性。
③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同一真理的两种属性,二者是辩证统一的。
第一,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任何真理都包含相对性和绝对性。同一客观真理,从一定条件、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上看,都是对客观对象的正确反映,它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但它又是在一定条件下的正确认识,具有局限性,因此是相对的。可见,任何真理都是绝对与相对的统一。
第二,相对真理是向绝对真理推移转化的。真理是一个发展过程,人们对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事物的正确认识具有相对性,每认识一个真理,就把握了绝对真理的颗粒和成分,人们通过对无数相对真理的认识,日益接近绝对真理,人类获得真理的过程就是由真理的相对性走向绝对性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正确地揭示了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是经过实践反复证明了的客观真理,这是它的绝对性。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是历史的产物,无论从认识的广度还是从认识的深度上看,它都不可能穷尽一切真理,随着客观历史的变化和社会实践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也需要得到发展、深化和完善,这是它的相对性,因此我们又必须发展马克思主义。
2.真理和谬误
(1)谬误的含义
谬误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错误反映。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由于主客观矛盾的存在、客观事物的错综复杂和种种条件的限制,可能使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不一致,因此,任何个人、阶级和集团都难以完全避免错误。
(2)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
真理和谬误是认识过程中的一个矛盾,它们是对立统一的。
对立表现在: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真理的正确反映。谬误作为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歪曲反映,它同真理有着原则的区别,二者的对立在一定范围内是绝对的。
统一表现在:一是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二是真理与谬误相互转化。一方面,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都有它适用的范围和条件,如果超出这一范围和条件,真理就会变成谬误。真理是不断发展的,真理停止不前就会变成谬误。另一方面,谬误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向真理转化。谬误之所以发生,往往是因为它超出了真理存在的条件,因而,只要再回到它原来的适用范围,谬误就会转化为真理。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真理的检验标准问题
实践之所以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真理的本性就在于它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头脑中的正确反映,是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认识。认识没有直接现实性,自身不能证明自身。客观实际本身不能回答主观认识是否同自身相符合。实践的特点:一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具有主观性,同人的主观世界联系着;二是具有直接现实性,是现实的客观物质活动,同客观世界联系着。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是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梁。实践过程就是把主观意识转化成直接存在的实在的东西的过程,实践对真理的检验是通过实践的客观结果来实现的。
(2)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是指,人类实践活动的总和可以检验人类的一切认识。实践的不确定性是指,实践是历史的、具体的,任何时候的实践都受主观和客观条件的限制,不能完全证实或驳倒当时的一切认识。
(3)实践检验和逻辑证明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并不排斥逻辑证明在真理形成过程中的作用。逻辑证明就是运用已知的正确概念和判断作为前提,通过逻辑推理,从理论上来论证另一个判断是否正确的逻辑方法,是一种探索真理、论证真理的手段,也是建立科学的理论体系、发展科学的重要途径。
逻辑证明是实践检验的必要补充,主要表现在:
第一,逻辑证明给实践提供理论指导,使实践经验由特殊提高到普遍。
第二,逻辑证明可以论证实践无法直接检验的科学假说的正确性。
第三,逻辑证明给实践检验提供理论根据。
逻辑证明归根到底是以实践检验为基础的,是实践作用的间接体现。这是因为逻辑证明的前提、概念、原理和逻辑规则等,都是在实践中经过检验,又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就是经过逻辑证明的结论,最终还要通过实践的检验。它不能代替实践检验真理标准的作用。
(二)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1.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1)“实事求是”的含义
毛泽东同志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对实事求是作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解释。他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实事求是”就是要求人们从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出发,经过分析研究,从客观事物本身引出固有规律性,作为人们行动的向导。
(2)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实事求是之所以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是因为:第一,实事求是坚持了唯物主义。第二,实事求是坚持了辩证法。第三,实事求是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四,实事求是体现了自由和必然的统一。
2.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所谓思想路线,是指人们思考、认识、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根本指导路线,亦即人们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所遵循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式方法。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形成了一条“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认识论是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思想路线是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和具体化。在这个思想路线中,实事求是是核心;一切从实际出发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做到实事求是的根本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做到实事求是的根本保证。
3.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的伟大意义
邓小平指出:“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灵魂,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领会和把握了实事求是,也就领会和把握了毛泽东思想的实质和精髓。坚持实事求是,才能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持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取得革命和建设胜利的基本保证,也是我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可靠保障。
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江西公务员考试网(http://www.jxgw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