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江西教师招聘中小学教育综合知识真题解析
2015年江西教师招聘中小学教育综合知识真题来源于网络,江西公务员考试网现将答案解析发布在此,仅供参考。
2015年江西教师招聘中小学教育综合知识真题答案解析
单选
1.B 奴隶社会时期先后出现了学校。巴比伦等国家对应边的也是中国的夏朝时期。
2.C杜威认为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中心、以经验为中心和以活动中心。
3.B教师劳动最大的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4.A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认为性本能是推动人发展的重要动力,这是内发论的观点。
5.C
6.B教育工作者应按照发展的序列进行施教,做到循序渐进,“拔苗助长” 、 “陵节而施”都是有违身心发展顺序性规律的。
7.D人格尊严权是人格权中的核心权利,集中体现为肖像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和隐私权等。
8.A教育心理学之父。
9.B效度是科学测量工具最重要的质量指标。一个测验若无效度,则其他任何优点都无法发挥其真正的功能。因此,在编制教学测验时首先必须考虑其效度。
10. C完善的教育立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教的前提和基础。
11.A
12.D中等水平的学习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13.D强调学生有无限潜能,认为教育的要促进学生个性的发挥,这是人本主义的观点。
14.B这是华生著名的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15.C班级日常管理包括个别教育、建立学生档案、班级评价管理:操行评定和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
16.B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包括三爱两人一终身,不包括B舍己救人。
17.A主要考虑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学科知识及其发展和学习者的需要,即社会、知识和儿童。
18.D根据教学任务,将课程分为单一课和综合科。单一课是指在一节课内主要完成一种教学任务的课,点总共有6点,一:新授课;二:练习课;三:复习课;四:讲评课;五:考查课;六:实习作业课。综合科是同时包含将几种课程。
19.C
20.A
21.D 1996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其中提出: “终身教育建立在 4 个支柱基础上” ,这“4 个支柱”是指: “学会认知” 、 “学会做事” 、 “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 。
22.C
23.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一章第三条对教师的概念作了全面科学界定: “教师是履行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
24.D 十八大精神:教育优先发展,又称教育先行或教育超前发展。内涵有二:其一是社会用于发展教育的投资要适当超越于现有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状态而超前投入。
其二:是教育发展要先于或优于社会上其他行业和部门先行发展。
25.B
26.B 1982 年 12 月,五届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举办各种学校,普及初等义务教育。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以法律形式确定在我国普及初等义务教育。
27.C 1965年,法国教育家保罗?郎格朗(Paul?Lengrand,1910—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成人教育会议上第一次提出“终身教育”的概念。保罗?郎格朗因此被公认为现代终身教育理论的创始人,他的代表作《终身教育导论》也成了终身教育理论的经典著作。耶克斯利时期并没有形成体系。
28.C 教师法第三十七条 【教师不当行为的处理】 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一)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二)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三)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教师有前款第(二)项、第(三)项所列情形之一,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
刑事责任。
29.C任务难度是外部不可控的稳定归因。
30.C去个性化指刻意在自身和工作对象之间保持距离,对工作对象和环境采用冷漠的态度。
31.B无意注意是无目的、无意识,不需要意志力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是有意识、有目的,与间接兴趣相连。
32.B认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与技术,有助于有效的从记忆中提取信息。
元认知是运用自我监视机制确保任务能成功的完成,是对认知行为的管理和控制。
33.B配置性评价一般在教学开始前进行,摸清学生的现有水平及个别差异,以便因材施教;诊断性评价有时与配置性评价意义相当,指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与个体差异,有时指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所做的评价。A项从严谨程度来划分;C项从实施评价的时机来划分;D项从教学评价的处理方式来划分。
34.C陶冶法中的环境熏陶,还包括人格感化与艺术浸染。
35.A讲授法又称讲演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连贯地传授各种知识的教学方法,最有利于传授系统知识和理论。
36.B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十二条:
因下列情形之一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已履行了相应职责,行为并无不当的,无法律责任:
(一)地震、雷击、台风、洪水等不可抗的自然因素造成的;
(二)来自学校外部的突发性、偶发性侵害造成的;
(三)学生有特异体质、特定疾病或者异常心理状态,学校不知道或者难于知道的;
(四)学生自杀、自伤的;
(五)在对抗性或者具有风险性的体育竞赛活动中发生意外伤害的;
(六)其他意外因素造成的。
37.B
38.B
39.D研究和了解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40.C行为训练法的内涵 行为训练法是指班主任按照一定要求,有计划、有目的地训练中学生的行为,使之形成符合中学教育目标要求的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
41.D道德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如何做人的教育。 道德教育的主要方式就是要把道德规范内化到学生的内心,变成人格的一部分。如“良好的意志、品格教育”就是道德教育的内容。
42.A学生是课外活动的主体,全部活动都是为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而精心组织的。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主体作用是学校课外活动的关键。
43.C实践性要求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形式, 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 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综合实践活动的是以发展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
44.D行动研究是一种在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的方法, 其目的是改善教育教学实践,是一种适宜于提高教师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的重要方法。(教师成长的刻意训练)
45.C微格教学利用了现代视听设备作为课堂记录手段,真实而准确地记录了教学的全过程。交互媒体要用到多种感官,听,视,触等。
46.B
47.D加强合作、展翅齐飞,书写亚太发展的新愿景
48.B
49.B教学效能感来源于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概念。自我效能是指个人对自己在特定情境中是否有能力去完成某种行为的期望。效能预期是指个体对自己实施某种行为的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能力的直观判断。职业承诺是指由于个人对职业的认同和情感依赖、对职业的投入和对社会规范的内化而导致的不愿变更职业的程度。
50.D学习是在后天经验的基础之上形成的行为或行为倾向的相对持久的变化。1、4是无条件反射,属于本能;2是条件反射中的第一信号系统、4是模仿,因此选D。
51.B万物有灵论
52.B低创造性者智商有可能较高,也有可能较低,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但是高智商者不一定有高于一般水平的高创造性。
53.C自我提高内驱力是个体因其胜任能力或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的地位的需要。认知内驱力即了解和理解的需要,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需要。附属内驱力指为了保持长者们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把工作做好的需要, 显然属于外部动机。
54.B认知策略一般指的是对知识的深度加工能力,即动脑能力,而动作技能是通过练习形成的对于肌肉控制的能力。
55.B循序渐进的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由潜及深。
56.B
57.D绝对评价,是指判断完成既定目标的程度而进行的评价。
58.B躬:自身;省:检查。回过头来检查自己的言行得失。
59.A
60.D要做到为人师表,首先必须“立志乐道,甘于奉献”。
二、简答题(共2题,每题5分,共10分)
1.简述一堂好课的标准。
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最直接的体现,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
键。上一堂好课的标准包括:
1. 目的明确,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
2. 教学内容正确、充实,抓住重点、难点和关键;
3. 教学方法适当,教师善 “启”善“导”;
4. 语言艺术,教师要讲普通话,并且要清楚准确语言要流畅精练,生动形象;
5. 教学进程组织严密、结构紧凑。各个流程要进行合理的安排;
6. 板书规范,在形式上要字迹规范、清楚,在内容上要突出教学重点;
7. 态度从容自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满自信,同时要讲究教学的艺术。
2.简述适应学生认知方式差异的有效教学组织策略。
教育工作者必须根据学生认知差异的特点与作用,不断改革教学,努力因材施教:
(1)应该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班级、小组和个人)
(2)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掌握学习)
(3)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程序化教学)
三、判断题(共3题,每题4分,共12分)
1.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条件,当学生尚未表现出对学习有适当的兴趣或动机时,教师必须推迟教学活动。
这种表述是错误的。
学习动机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是典型的相辅相成的关系,绝非一种单向性的关系。也就是说,学习动机可以提高学习效果,而学生学到了知识反过来又可增强学习动机。这就提醒我们,当学生尚未表现出对学习有适当的兴趣和动机以前,教师没必要推迟教学活动,首先去培养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动机的最好办法是使学生学懂学会,学生尝到了学习的甜头,自然就会产生学习动机。
因此这种表述是错误的。
2.凡是课堂上发生的预设外情况,老师都应该将其开发成课程资源,这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应该成为课程的建设者与开发者,对于课堂上发生的预设之外的情况,教师应该灵活地选择符合学生学习需要的课程资源进行开发,而不是盲目的对于所有的预设外的情况都进行开发。
因此这种表述是错误的。
3.教师以民主而不是专制的方式管理学生,鼓励学生表达不同的意见,容许学生在自己探索中发现知识,那么这种教育方式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应该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包括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这反应在教师的工作上,就要求教师以民主的方式管理学生,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鼓励独立性和创新惊声,即鼓励学生不同的意见,容许学生在自己探究中发现知识。
因此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四、论述题(共1题,13分)
1.结合实际,论述当前形势下教师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1. 良好的师生关系主要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建立起来。这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首要途径。教师对他所面对的教育集体进行整体判断,并随着教学活动的深入,逐步熟悉每一位学生。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利用自己的知识优势,树立自己的权威形象。
2. 良好的师生关系也在课外活动中建立和丰富起来。这是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的补充。 在课外活动中, 师生双方的关系形态多种多样,因此师生双方的相互了解是立体的、多侧面的,它使师生双方在彼此心目中的形象显得丰满、充实、有血有肉,其关系也变得丰富多彩。
3.从教师方面看:了解研究学生;
4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5热爱、尊重学生;
6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
7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健全人格
案例分析题
据《人民报道,上海教育》(2015,3)报道,上海某学校举行千人祭祖大典,近8000名中、小学生在《教育敬老歌》和《跪羊图》的背景音乐中,现场向父母行三跪九扣大礼,并膝行至父母跟前聆听教诲。当时,不少父母眼泪夺眶而出,一时间,大礼堂内充斥着抽泣声。之后,全体师生向父母集体发誓:“从今日起,永远真心的孝顺爸爸妈妈···”
近年来,学校搞的孝敬父母的活动越来越多,动静越来越大,从给父母写封信,直至上千学生汇聚操场上给父母同时洗脚,现在又出现上千人集体给父母三跪九叩发誓的场景,可以说是把这种“秀孝”活动推到了极致。
(1)请根据心理学相关理论,分析孝敬父母这种态度的习得需要经历几种阶段?本案例中的学生处于哪个阶段?(4分)
(2)本案例中的“秀孝”活动能否得到实效?请结合教育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原理,说明理由并提出合理建议(5分)
(3)设计并组织班会需要遵循哪些原则?请结合“感恩父母”这个主题简要阐述。(6分)
(1)态度的形成经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案例中学生处在认同阶段,即在情感和行为上受他人影响,是这二者与他人相接近。
(2)没有达到实际效果。
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要循序渐进,不能拔苗助长;
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不能搞“一刀切”,不同年龄阶段要采用不同的方法,教以不同的内容;
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要因材施教。(考生可结合案例进行阐述)
(3)
主体性原则:把学生当作教育过程的主体和重心, 充分尊重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多样性原则:主题班会本身形式的多样性,同一主题的班会形式的多样性
目的性原则:确立明确的目的是开好主题班会的首要前提
时机性原则: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教育,这是教育活动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系列性原则:指班会活动的内容应该是一个相互衔接,由低到高的教育系列
1. 生命性原则
班级活动首先必须指向人的生命存在, 在全面了解学生生命特征、 充分把握学生生命法
则能力的基础上,致力于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和水平,让学生成为一个整体、和谐、健康的生命体。
2. 个性化原则
班级活动设计与组织的个性化原则首要内涵是尊重学生个性, 此外, 还包括彰显班级个
性、突出活动个性等多重含义。
3.开放性原则
4.生成性原则
点击分享此信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