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江西省考行测题库精选720题(286-288)
江西公务员考试行测科目经过多年的发展变化,考试内容日趋稳定,已经形成了完整、系统的体系。试题涉及知识面广泛,考查的知识点繁多,包括政治、历史、科技、人文、法律、数学、逻辑等众多学科的内容。2019年江西省考开始分类考试,试题分省直、市县和乡镇机关职位三类。省考竞争势必更加激烈,提醒考生一定要安心备考,需要复习教材的考生可参考2022年江西公务员考试教程(免费赠送200+课时在线听课,2万道题在线刷题、200套真题在线模考)(点击订购)江西省考竞争激烈,行测135题,120分钟答题时间,这就需要我们在答题时提高速度,拔高正确率。为此,江西省公务员考试网为考生准备了每日一练,帮助考生寻找题感。
2016-2020年江西公务员行测题目考情简析
题型 | 2020年 | 2019年 | 2018年 | 2017年 | 2016年 | ||
省级 | 县级 | 县级 | 乡镇 | ||||
言语理解与表达 | 40 | 40 | 40 | 35 | 40 | 40 | 40 |
数量关系 | 15 | 15 | 15 | 15 | 15 | 15 | 15 |
判断推理 | 35 | 35 | 35 | 30 | 35 | 35 | 35 |
资料分析 | 20 | 15 | 20 | 15 | 20 | 20 | 20 |
常识判断 | 25 | 25 | 25 | 25 | 25 | 25 | 25 |
总题量 | 135 | 130 | 135 | 120 | 135 | 135 | 135 |
接下来完成1-3题!
1.一个社会的文化及其传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社会的精神面貌,没有和谐的文化,就没有和谐的社会。在当今中国,建设和谐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个文化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核心,继承发扬中华民族“和”、“合”的文化传统,吸收借鉴世界优秀的文明成果,立足当代实践,体现时代精神,引导人们树立和谐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使和谐的理念成为全社会的重要价值取向。 根据上文,不属于论述范围的一项是( )。
A.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着力建设和谐文化
B.和谐文化要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作品鼓舞人
C.没有和谐文化,就没有和谐的社会
D.构建和谐文化的目的是使和谐的理念成为全社会的价值取向
2.“早教”起源于德国,是让孩子在游戏和父母的交往过程中获得身体、情感、智力、人格、精神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与健康成长的互动式活动。简单的说就是一种亲子互动的方式。旨在促进孩子成长的活动,中国家庭的早教却是另一番样子,在一项针对“早教”的调查中发现,幼儿阶段的超前教育主要集中在识字、阅读、计算机和英语口语等等。除了不少幼儿园在特色班里已有涉及,家长更多的是花时间带孩子参加业余培训班,在语文、英语和数学上下功夫。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中国“早教”更注重知识学习
B.“早教”在中国已经偏离本源
C.中国“早教”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D.中国“早教”与德国的相同点
3.人口密度是单位面积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数,它是表示世界各地人口的密集程度的指标。但人口密度只反映人口与土地面积的一般数量关系,不能体现单位面积土地上的人口成分,也不能体现人口与实际供养他的土地面积的关系。为了弥补这些缺陷,出现了一些新的补充性密度指标,如生理密度、农业密度等,而以面积计算的人口密度称为人口的数学密度。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人口密度含义演变的原因
B.补充性密度指标的产生过程
C.人口密度的具体表现形式
D.土地面积和人口成分的关系
江西公务员考试网参考与解析
1.答案: B
解析:据提问可知此题是细节判断题。
材料论述了和谐社会与和谐文化的关系,并没有提到“高尚的精神塑人”和“作品”等内容,B项属于话题偷换,所以当选。
根据“没有和谐文化,就没有和谐社会”可知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要建设和谐文化,A对;C项是材料第一句后半部分的原文表述;D项是材料最后一句话的同义转换,所以ACD表述都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B。
2.答案: B
解析:据提问知此题属于隐含主旨题。
文段首句介绍了早教的起源以及最初的内容、形式和目的。转折词“却”点明早教在中国与德国不同。调查表明中国的早教成为幼儿的超前教育,与促进孩子成长的亲子互动相比,显然是偏离本源,故B正确。A项陈述事实,但并不是作者对比得出的结论。C项不利于孩子成长,原文没有论述。D项错误,两国早教没有相同点。
故正确答案为B。
3.答案: A
解析:据提问“意在”可知此题属于隐含主旨题。
阅读材料可知,从“人口密度”到“人口的数学密度”,其实是“人口密度”这一概念从粗划分到细划分的演变过程。因为“人口密度”这一概念本来的涵盖面较小,为了弥补这一的缺陷,才有了新的补充性的密度指标。所以材料想要说明的是人口密度含义演变的原因。A项正确。
B项所表达意思是对材料的断章取义,所以不选。C项所提的“具体表现形式”在材料中根本没有提到,也不选。D项偷换概念,是对作者意图的曲解。
故正确答案为A。
题没刷够?
点击分享此信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