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地方站:
您的当前位置:江西公务员考试网 >> 行测资料 >> 言语理解

片段阅读之“化整为零”

发布:2021-08-18 10:17:50 字号: | | 我要提问我要提问
  公务员考试中,经常听到有同学抱怨文段“又臭又长”,即文段内容本身比较书面化,加上字数较多,一方面感觉没有兴趣读下去,另一方面即便读下去了,也耗时很久,感觉很不“划算”。诚然,考试过程中争分夺秒,一个题耗太长时间必然不是理性的应试习惯,那么,如何使得言语理解的阅读变得简单而又“划算”呢?小编在本文带领同学们走进言语片段阅读之化整为零,将阅读变得简单起来。
 
  思路点拨
 
  化整为零,即阅读文段时,不假思索地一头扎进文段中去,看似阅读很认真,然而读完却依旧不知其所以,故阅读文段需要将冗长的一大段文字切割成若干各部分,可以氛围三个步骤:1.关注句号;2.概括句意并根据句子含义归类;3.总括提炼主旨。下面先看两个例题。
 
  【例1】“谁污染谁买单”制度并不需要苦心孤诣的原创性设计,国际上已有先例可循。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德国就开始建立“污染者买单”的法律框架,对各类企业产生的垃圾、废水、废气以及各种可能发生的环境损害,制定了严格、规范的收费政策,并形成了流畅的回收再利用流程。生产废物一律不能直接丢弃,必须由专门的公司回收处理,企业要按量支付高额的处理费用。这既刺激了各种与工业污染有关的环境技术的蓬勃发展,又倒逼企业不断吸纳环保技术,持续优化产业结构,还使得社会投资自动趋向高新环保产业。这种绿色循环经济模式已经为多个国家跟进,并为后发者提供了成熟的范本。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国外已有成熟的绿色循环经济模式可供借鉴
 
  B.高额的污染成本能刺激环保技术的发展
 
  C.“谁污染谁买单”制度需完备的法律框架
 
  D.高新环保产业是社会投资的必然趋势
 
  【答案】A。解析:化整为零:文段第一句话提出了“谁污染谁买单”这一制度国际已有先例,紧接着第二句举例子提出德国“污染者买单”这一制度,最后第三四句对德国的“污染者买单”制度进行具体阐述说明。总体来说,整个文段可以归类为两个部分,1.提出事实:“谁污染谁买单”制度国际已有先例,2.论证说明事实:通过德国举例说明。此时本文段的内容便清晰了然,就为了说明“谁污染谁买单”这一制度国际上已经有惯例了。A项是同义概括,故本题选A项。
 
  【例2】如果把价值归结为利益,又进而把利益作为思想的坐标,那就只能产生功利的并且是近视的价值观――以官职、金钱、称号等外在形式化的东西作为人的价值尺度,而不是看重人的思想情感、道德品行、真才实学、精神境界。的确,“名利”并不纯然是人的“身外之物”,而是构成人的社会规定性的要素,这些要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确证人的社会存在和能力,在现代社会尤其如此。但是,这些东西只是人们借以实现自由的有限手段。如果人们在某一社会中普遍地陷入名缰利锁,人的生命价值的平等和人格尊严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维护,那么这个社会就“异化”了。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我们要反对“价值”的功利性、工具化
 
  B.要尊重和维护人的生命价值的平等和人格尊严
 
  C.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D.“价值”功利化、工具化理解的危害
 
  【答案】A。解析:第一句话提出将价值归结为利益的结果——只产生功利而并不看重人的精神情感,第二句提出“名利”的存在有一定的合理性。接着第三句通过转折,对前两句话阐述的话题进行评价——“名利”等手段是有限的,如果过分陷入名缰利锁,那么社会将会是“异化”了的。总体而言,作者围绕价值与利益的关系展开论述,作者认为,价值不能等同为利益,A项时同义转述,故本题选A项。
 
  在片段阅读做题过程中,对于考生来说最基础的阅读习惯就是需要学会概括分类句子,只有将冗长的文段细分,有分析有概括,久而久之才能逐渐对片段阅读这一题型有着较好的能力提升,从而读题更快,理解更准确。

\


点击分享此信息:
RSS Tags
返回网页顶部
http://www.jxgwy.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1038242号-25
(任何引用或转载本站内容及样式须注明版权)XML